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打拼近70年的6亿家产全捐给家乡慈善事业

作者: 来源:点击数:15070 发布时间:2018年4月4日

泉 州 商 报
泉商│泉籍华侨黄仲咸:打拼近70年的6亿家产全捐给家乡慈善事业

2018/1/22 14:30:33来源:网络转载编辑:王亮




黄仲咸纪念馆坐落在南安市黄仲咸文化艺术中心二楼,走进纪念馆细细参观,一位恋祖爱乡、造福桑梓的慈善老人形象浮现在眼前。他是一位亿万富豪,不是高高在上的老者,只是故乡亲人口中非常熟悉的可敬的“黄爷爷”。

在儿子黄湘江的记忆中,黄仲咸老先生既是慈父,也是严父,总能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应该秉承什么样的品德。他有着高瞻远瞩的胸怀,把慈善为怀作为家族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他知道,慈善不仅是回馈社会、捐钱那么简单,还可以教育下一代如何实现既定目标、如何用钱、如何做人。

正如黄湘江所说,“老爸培育的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家风我们要继承下来,要继续按照他既定的家教去做,这是我们家族终身受教的珍宝”。

人物名片




黄仲咸(19202008年),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人,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银行家、慈善家,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创立人,也是“养金母鸡下金蛋”捐助模式的首创者。

艰苦创业诚信经营就一定能成功

19201月,黄仲咸出生于南安码头仙都村一个贫农家庭。7岁上学之后,他还要干农活,上山砍柴并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1935年,15岁的黄仲咸远赴印尼,开始异国创业。

黄仲咸的父亲黄贤奕从小就对他说:“你是会有成就的人。”母亲叶直娘则告诉他:“要学会吃苦,才会成功。” 于是他在印尼的生活从做农活、养猪、当水手开始 。

黄仲咸在农场干过、组建过船队,在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转战金融业。经过四年的准备,1964年他组建了自己的银行——大众福利银行。“他常说,做生意没有资本是难以起步的,白手起家靠的就是信用,信用是他最大的资本。”黄湘江说,这些信用在很多小事情上也一直影响着他的兄弟姐妹。

在“千岛之国”,黄仲咸靠能吃苦、敢打拼,靠“诚信为本”,靠能抓准商机,稳扎稳打。涉足的行业涵盖日杂小店、收购土特产、农业、航运业、纺织业、造纸业、银行业、房地产。他做一项,成功一项,尤其是银行业,使他大有斩获,资产呈几何级数增长,最终成为华侨界大富豪。

勤俭持家以身作则 严父与慈父的融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年少的艰苦生活和创业的不易,给黄仲咸的性格打上了一层难以磨灭的底色——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品格,同样也成为黄仲咸家传承几代的生活准则。

在黄仲咸纪念馆里,有一部分是黄仲咸的生活场景展示区。其中有一部分是他在厦门必利达大厦32层的生活工作区还原场景。会客厅室内摆设的都是普通的沙发、桌椅,卧室大小也不过10平方米,一床一桌一柜,墙上安装着壁扇而非空调。一顶帽子用了30年,一张床用了50年,衣服大多是从地摊上买来的便宜货,一件衣服穿了十几二十年也舍不得换,手上戴的也是几毛钱一副的劳动手套……

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黄仲咸的八十大寿花了80元钱操办。中国人都很重视八十大寿,但是黄仲咸摆摆手说不要浪费,没有任何操办的意思,最后亏得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凑了80块钱买个生日蛋糕,黄仲咸的八十大寿才算有了点生日气氛 。

“我们周围老板的孩子都是穿戴名牌、出门豪车接送、头等舱,但我们没有名牌,出门也没有豪车,从来都是经济舱,我父亲也都是这样。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所以如果还那么奢侈的话就不好意思了。”

黄湘江说,这样的家族传统在他的孩子身上也传承了下来,“我的几个孩子都在新加坡留学,我从小就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认为有一个有钱的爷爷就可以乱花钱。他们在外的生活都自力更生,也不会像别的有钱人家孩子那样要求家里买车,基本都是搭乘公共汽车”。

在黄湘江的眼里,父亲是一个严父,“小的时候不听话会挨打,他经常对我们说,不要生气,爷爷比我更严格”。对孩子工作上的要求亦严格。“我毕业以后就进了父亲的公司,从底层做起,每个部门都走了一遍,18年后才做了一个部门的经理,又过了3年才成为总经理。”父亲虽然严厉,但默默关怀子女的事情也很多。

散尽万金投身慈善 洒向人间都是爱

在黄湘江心中,从不理解到彻底理解的还有他父亲倾尽家财为社会做的慈善事业。

1959年,黄仲咸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国庆观礼。目睹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巨变,也看到了家乡落后的面貌,黄仲咸遂捐款资助家乡兴建仙都小学,以此开启了他近半个世纪捐资公益的善举。1990年,黄仲咸创建了“南安市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开始把慈善事业从自己的业余活动变成正式的职业。

成立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不是一个偶然,那是他长期海外生活亲身体验后得出的“教育强国”理念,“父亲经常要出国考察,发觉外国人尊重他是因为把他当作日本人,这让他心中激愤不已,国弱民受欺,国家一定要强大,这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于是,捐资教育成了他后半生的主要事业”。

1998年,黄仲咸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毅然变卖了海外所有财产回国。2000年,定居厦门,专心做公益。2004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捐资助学的力度和覆盖面,黄仲咸创建了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次年,他再次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黄仲咸和夫人在厦门市公证处立下遗嘱,除了留给几名子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外,他将其在海外打拼近70年积攒的财产(时值5亿多元人民币)全部捐赠给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

基金会运用南安厦门两座必利达大厦等财产从事物业租赁和理财投资等,实现“自我造血”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收入持续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奉献。黄仲咸把这一模式形象地比喻为养“金母鸡下金蛋”。截至2016年年底,黄仲咸及其创立的基金会捐资教育、文化、卫生、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6亿多元人民币。

黄湘江坦承自己开始不能够理解父亲那种“爱国奉献”的家族情怀,“慈善可以是全人类的,不一定非要回国,但他和我说他是中国人,他应该回到他的祖国”。之后他慢慢开始理解父亲,觉得父亲做的是对的。“我们基金会在福建省内分9个大区开展助学金发放工作,每年我们都会去走访捐资过的一些地方。”

黄仲咸没让六个子女继承他的遗产,他的理由是做大事业赚大钱的,都不能过代。

黄仲咸捐资建楼无数,却没有一座写上自己的名字,大多以家乡“仙都”命名(他去世后,基金会和受赠单位为了纪念他,将一些学校大楼命名为“仲咸楼”);黄仲咸说他最大的财富就是八闽大地学子寄来的那10万多封感谢信。2008年,黄仲咸在厦门与世长辞,但他一手创办的教育基金会和他的爱国奉献精神还在源源不断地帮助、影响着更多人,他的名字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东南早报)

 

上一篇:大爱永恒 精神不朽 [ 2018-04-04 ]

下一篇:兴学报国 彪炳千秋 [ 2018-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