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商界楷模 慈善丰碑——纪念黄仲咸先生

作者: 来源:点击数:14505 发布时间:2018年3月30日


商界楷模  慈善丰碑


——纪念黄仲咸先生



2008730日,一个噩耗从厦门传来:福建黄仲咸基金会理事长、福建省荣誉公民、著名爱国侨胞、慈善家黄仲咸先生,走完了90年人生的道路,于当天上午713分与世长辞。

  83日中午12时,厦门市思明南路大生里殡仪馆,黄仲咸先生遗体告别仪式隆重举行。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等许多领导送了花圈。很多曾经受过他资助的学生发来唁电。1000多位各界人士参加了告别仪式,既有当地的党政领导、社会名流,也有平民百姓。几百面花圈摆满灵堂和走廊,吊唁的人们来了一批又一批。

  厦门市有一位姓孙的女士,虽然和黄仲咸先生非亲非故,但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特地来到黄先生灵前,恭敬地三鞠躬。转回身来,想到这样可敬的人,就要永远见不到了,于是又一次走近安卧在鲜花丛中的黄先生,长长地作了三个揖。孙女士的孩子今年读高二,天天吵着要买一部2000多元的手机,这让身为工薪阶层的她很为难。想想黄老才15岁就开始创业,成了亿万富翁了,也没乱花一分钱,连穿的鞋袜都有洞,现在的孩子不懂得节俭。孙女士说,黄老是世人的榜样,那些注重享受的人更应该向他学习。我看到这则报道,情不自禁流了泪。一个曾经的亿万富翁不是用他的巨额财产,而是用他的简朴奉献赢得老百姓由衷的尊敬,用老百姓的话说,黄仲咸先生这一生做人很值得!

  我与黄仲咸先生算得上泉州老乡,但籍贯不是一个县,他在南安码头,我在晋江安海,他青少年时期就到印尼谋生,因此过去并不相识。1995年我应邀参加泉州市召开的优秀教师表彰会,经主人介绍与黄先生认识。那时,黄先生除已经在南安以及厦门、泉州、安溪、长汀、连城等地捐巨资为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建造了几十座教学楼、师生楼和医院门诊大楼,还于1990年创建南安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奖教助学。考虑到基金会的经费来源,他于1993年、1994年分别捐资2000万元和1.5亿元,在南安市区兴建了高14层、面积1.2万平方米的南安必利达大厦,在厦门市区兴建了高35层、面积4.5万平方米的厦门必利达大厦,他用这两座大厦作金鸡母,以大厦的收益来保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正常运转。

  在长期从事革命工作中,我接触过许多华侨和社会人士,1983年到1995年又从事侨务工作和政协工作,认识不少海外华侨,其中不少是亿万富翁。在我接触认识的华侨华人中,像黄仲咸先生这样在海外艰苦创业、事业有成的人很多,在国内投资办企业发家致富者也不少,事业有成、发家致富后拿出相当资金在家乡故土兴办公益事业的也不乏其人,但像他这样把全部资产投向祖国的公益事业,而且为之殚精竭虑的人却很少,可以说凤毛麟角。我感到这位爱国侨胞的精神十分可贵,十分感人,是一位有个性,有远见,值得人们敬重的爱国爱乡的老人,就主动与他交朋友。说起来是缘分,我和他虽是同时代的人,但生活环境不同,而且他是商人,我一生从事革命工作,彼此却一见如故,相互信任,而且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黄仲咸先生出身贫寒之家,七八岁即开始帮助家里干活,15岁高小未读完远赴南洋谋生,干过农活、养过猪、做过店伙计、当过水手,后来到印尼的一个小岛万嘉县打理一家小杂货店,是这个岛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他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销售品种,延长营业时间,让本地居民不出岛就可以买到日常生活用品,生意就此兴旺起来。

  此后,黄先生开始尝试水上运输行业、种植业,逐渐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船队。南洋花布印染比较薄弱,他又涉足印染业。到了20世纪中期,印尼经济逐步繁荣,金融和房地产成为两大支柱产业,黄先生抓住时机斥资组建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公司并取得成功。从小杂货店伙计到大银行老板,黄仲咸的名字在南洋传开,成为印尼商界不败的传奇。

  富裕以后,黄仲咸先生不忘根本,早在1959年,他回国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活动,目睹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巨变,也看到家乡依然落后的面貌,就慨然捐款资助家乡人民开荒种树修水利,还兴建了仙都小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先生曾携带妻子儿女游历欧美发达国家,游历中,黄先生发觉外国人尊重他们,是因为把他们当作日本人,这让他心中激愤不已:没有强大繁荣的祖国,个人再有钱,也没有人看得起你。

  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走上一条振兴之路,当时黄仲咸先生在印尼的事业正如日中天。怀着一腔爱国爱乡的热忱,他作出割让亲手创办的必利达银行,出售印尼的所有房地产,裹囊归国兴办文化卫生公益事业的决定,把几十年艰苦创业积累的亿万财产全部带回来贡献给祖国,帮助贫困的同胞。

  在与黄仲咸先生交谈时,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不像其他海外富商,一边赚钱一边为家乡做公益事业?他说,钱是赚不完的,而人的时间精力却有限,想把手中的公益事业办好,非全身心投入不可。

  我也曾问过黄仲咸先生,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给子孙后代置办家产,让他们享受上辈的福荫。你把全部财产都用来办公益,孩子们同意吗?他说,“40年来我从东印尼到雅加达,换过30多个地方,所到之处,发现做大事业赚大钱的,都不能过代。给孩子太多钱,不是爱,恰是害。

  黄先生不看重名利,只求为民办实事。多年来,他一共捐建了50多个工程,总面积1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达两亿多元。为确保工程质量,每一个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他都亲自过问,七八十岁的老人,亲力亲为,不歇不休。而对很多人都热衷的奠基、剪彩等庆祝活动,他却从来不搞。几十座楼,除个别用了父亲的名字和以念慈为名纪念母亲外,都是以家乡仙都印华”“继志命名,没有一座用的是自己的名字。

  黄先生深知振兴中华,教育为本,因此把大部分的钱都用来办教育,前期,以改善教学设施为主,1990年后,以资助贫困的优秀学生上学为主。结合现有义务教育制度和农村群众的实际,他的基金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扶助贫困高中生上学上,他说,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读完高中或职业中学,就有可能在社会上寻得一个职业,通过自己的拼搏逐步改变家庭现状。

  经过几年交往,我感到黄仲咸先生很能体会并同情老区人民的困难。2002年,我们向他提出,福建有很多老区群众和革命烈士的后代读书有困难,希望他的基金会能与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合作,共同帮扶这些学生。黄先生二话没说,马上拿出20万元扶持400名老区五老和烈士的后代上学,2003年又增加经费至82.5万元,扩大资助1650名学生。此后,经费逐年增加,现在,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每年都扶助10000名老区贫困学生,到2008年,已经累积扶助46900名,金额达2345万元。这里头还不包括他历年来在南安老家捐资860万元、累积扶持22916名农村贫困学生。

  在几年的交往中,各级老促会认真公正的工作态度获得黄仲咸先生的充分信任,推动了老区工作的发展,也拓展了基金会的工作领域。而受到黄仲咸基金会资助的老区学生个个勤奋学习,他们还给黄先生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有的信写得十分感人。看信成为黄先生晚年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学生们一声声黄爷爷的称呼,让老人心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2004年国务院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公布,当年9月,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由省侨办、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注册,11月,首届理事会、监事会成立,我和朱亚衍、洪永世、王建双以及担任过中国银行副理事长的黄涤岩等同志,应黄先生邀请参加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已经不再把基金会当作个人的事业了。

  200523日,黄仲咸先生在厦门市公证处立下遗嘱:将南安必利达大厦、厦门必利达大厦和香港银行存放的11000两黄金、800万存款,南安水头镇60亩地皮使用权及其全部收益,都归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所有。

  2006420日,黄先生请我和基金会的黄涤岩、黄湘江、林再发一起去香港中国银行签署过户文书,将其名下的11000两黄金按时价售出,所得6458万元港币全部存入黄仲咸基金会的外汇账户,并规定此次款项的动用,必须5位理事中的3人联署并加盖本会印鉴方为有效2006818日,他将厦门必利达大厦的土地房屋权证移交给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促成厦门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笔捐赠。至此,黄先生捐赠给黄仲咸基金会的全部资产都完成了过户的法律手续,他结束了自己亿万富翁的身份,转而以累计资金5亿元人民币(说明:经过民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评估确认,黄仲咸先生捐赠给黄仲咸基金会的厦门、南安两座必利达大厦,香港的11000两黄金变卖的款项以及黄仲咸先生的其他财产总价值达5亿元人民币)在福建慈善公益事业上写下了里程碑的一笔。

  多年前,黄仲咸先生就被人称誉为南安的陈嘉庚,而他一再说,他的贡献不如陈嘉庚先生。我认为,也许黄先生办公益的资金相对不如陈嘉庚先生多,事业成就不如陈嘉庚先生大,但他为报效祖国罄尽家产,为办好公益事业呕心沥血、坚持不懈,家产亿万却自奉简朴,在福建的华侨华人和企业家中,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之后的第一人。

  黄仲咸先生不想当官,也不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只是希望能被家乡父老接受,成为家乡的荣誉公民、荣誉市民。基于黄仲咸先生的杰出贡献,他的家乡南安市早就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200311月,厦门市市长张昌平代表市政府为黄仲咸先生颁发了厦门市荣誉市民证书。20043月,经时任省委代书记、省长的卢展工同志亲自批准,福建省政府向黄仲咸先生颁发了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

  黄仲咸先生说过,慈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真正做好事,谁都会知道。然而,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为了做好事,黄先生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2006年,我们和黄先生去香港办理黄金和存款过户手续,他安排住的是香港城市花园酒店的普通标间。这个酒店每个标间一天600元,价格低廉,是普通闽南人去香港时住的地方。黄先生是亿万富翁,同去的还有两个省级干部,但大家都和普通的闽南人一样,两人住一间房。

  黄仲咸先生的家安在厦门市必利达大厦第三十二层的半个楼层,另外半层是基金会办公室兼员工宿舍,黄家餐厅就是基金会的公共餐厅。据了解,这个餐厅每个月的伙食费是4000元,基金会一共有工作人员14人,加上共同用餐的黄先生和他的子女共计17人,平摊下来每人每餐的伙食标准不到3元。为了节省电费,这层楼一个空调都没有装,天热时吃饭难免一身大汗。这样的会餐我经历了数十次,时常让我想起50年代初在晋江地区工作时,曾经应陈嘉庚先生的邀请到他家做客,也是几道普通的饭菜,没有酒,饭后每人一根香蕉。

  黄仲咸先生的卧室不过10平方米,一床一桌一柜,墙上安着壁扇,一顶帽子戴了30年,一张床睡了50年。为节省国际长途电话费,他常在早上7点以前给人打电话,因为这是电话费的优惠时间。

  闽南人很重视80大寿,但是黄仲咸先生80大寿没有任何要操办的意思,还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凑了80块钱买一个生日蛋糕为他祝寿。从这些方面来看,他的生活比陈嘉庚先生更朴素。

  黄仲咸先生去世后,我心中一直记着他生前的话:这是永久性的事业,要将这事业永远做下去。我想,这是他对基金会同仁的重托。黄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不死,他的人品和风范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将按照黄先生生前的嘱托和基金会的相关章程办事,继承他未竟的事业,让这一泽润千秋的事业一代代永续下去,以此告慰黄先生。黄仲咸先生不朽!

 

上一篇:亿万家财撒向何方——黄仲咸先生随访录 [ 2018-03-29 ]

下一篇:大爱永恒 精神不朽 [ 2018-04-04 ]